一代人的遭遇

一代人的遭遇
Editions:Paperback (Chinese) - First Edition: $ 12.80 USD
ISBN: 978-1-957144-79-5
Size: 4.50 x 8.50 in
Pages: 164

《一代人的遭遇》是郝蕴仓先生在87岁高龄时亲自撰写的自传,带您回顾那段峥嵘的二十年岁月。1958年,作为一名年轻的学子,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遭到错误的右派定性,被送往艰苦的"劳动考察",随后又被升级为"现行反革命",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监狱与农场劳改生涯,直到1978年终于获得平反。

本书真实而动人地展现了郝蕴仓先生的经历与奋斗,他在监狱和劳改生活中所经历的磨难、挫折和希望。他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让人敬佩,他与那个时代的同行者们共同承受着压迫和不公,却从未放弃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。

这本自传不仅仅是郝蕴仓先生对自己经历的回顾,更是为后人提供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线索。透过他的亲身经历,读者们将感受到那个动荡的时期所带来的深刻影响,以及对人性、信念和人权的思考。这是一本引人入胜、触动心灵的作品,既是对历史的见证,也是对人性坚韧的赞颂。

《一代人的遭遇》带领读者穿越时光,体验一个普通人在艰难岁月中的坚持与勇气。这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自传,饱含着对自由和人性的深刻思考,必将引发读者们对那个时代和人类尊严的思索。无论是热爱历史、关注人权,还是寻求心灵共鸣,本书都将给您带来难以言喻的感动和启示。

Published:
Publisher: ASIAN CULTURE PRESS
Genres:
Excerpt:

“1949 年春天,一般的小孩都不敢上学,怕战争反复。当时的菏泽县长王宾轩,兼任菏泽一中校长,挨家挨户动员,说,“该上学的小孩,每天没事干,不如上学去,还管饭”。我想了想,去就去吧。没想到,这段历史,成了几十年以后办离休的依据。"

——摘自第9页

"从老同学的谈话里,我发现一个现象,毕业分配基本上是按“政治”分的。党团员分的是好地方、好单位,政治上不被信任的分到了边疆地区,如新疆、宁夏、青海等地。反右以后,“突出政治”“政治挂帅”强调得更厉害了,毕业分配当然不会例外。估计,这种做法也是按内部文件执行的。"

——摘自第151页

READ MORE

“我的大半辈子,蒙受了常人不能承受之苦。把这些真实经历写出来,是想趁记忆力尚好的时候,回顾自己走过的峥嵘岁月,记住曾经与自己同行过的那些人;同时,也是想为后人提供一些了解那个时代的线索。"

——摘自第155页

COLLAPSE

Author Bio:
郝蕴仓,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,生于1936年。1954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,展开了他的大学生涯。然而,命运却在1958年对他开出了一道曲折的轨迹。在校期间,他被错误地定性为右派,并被送往艰苦的"劳动考察"。随后,他的罪名被升级为"现行反革命",被判处长达十年的刑期。

郝蕴仓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苦的岁月,他被关押在名为"草岚子"和"功德林"的监狱,后被转至"团河农场"和"清河农场"的劳改队。1966年,他被发配到新疆农三师劳改支队。即使在1970年刑满释放后,他仍然无法享受真正的自由,被安排在"刑满人员就业队"进行劳动,面临着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微薄的工资。

然而,1978年的平反改变了一切。郝蕴仓终于摆脱了错误的指控,并获得了应有的正义。他开始在喀什的农三师43团一校和农三师中学从事教职工作。1985年,他回到了菏泽师范(后并为菏泽学院),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华。1996年,他以退休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教职生涯,并享受了应得的离休生活。

郝蕴仓先生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挣扎与艰辛,但他的坚韧和不屈精神从未动摇。他的故事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和追求自由的坚持。他的自传记录了他的人生旅程,以及那个时代对他个人和众多普通人的巨大影响。对于那些对历史的关注和人性的思考感兴趣的读者来说,郝蕴仓先生的故事必将带来深思和感动,留下深刻的印记。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