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人類下一代語言的可能

媒介視角語言觀的概要

論人類下一代語言的可能
Editions:Kindle - First Edition: $ 6.99
Pages: 188

本書從媒介使用的角度來研究語言在認知方向的使用。 不同的研究角度帶來了不同的研究範圍。 本書的內容涉及到自然語言、邏輯、數學、實證科學、形式文法、圖靈機等。 對這些領域歷史發展的考察以及相互的比較研究,形成了本書的媒介視角語言觀(語言學),其基本結論如下:符號使用是在媒介系統所提供的物理可能性的基礎上,在實踐中塑造出的有意義的符號使用管道; 媒介系統不同,符號的使用管道也不相同; 不同的符號使用管道,可與我們的心智形成不同程度的配合,帶來不同的符號使用效果。 進一步,媒介視角的語言觀可讓我們知識的各個部分放在統一的框架下理解。 在媒介視角語言觀指導下,參照當前的電腦器科技,本書也探討了人類下一代語言的可能性,對視覺符號新的使用管道進行了一些構想。

Published:
Publisher: ASIAN CULTURE PRESS
Genres:
Excerpt:

說到人類的語言(當前指自然語言),首先會是指口語。在動物界,人類有著超強的發音能力,這種能力經常讓人誤以為人生來就會說話。口語的能力不是由發音單方面的能力決定,它還取決於人類的聽力與智力。按瑞士語言學家——近代語言學的開創者之一索緒爾(Ferdinand de Saussure,1857.11—1913.3)的說法,我們的發音器官不是天生就可用來說話的。正如我們的手不是天生就可用來寫字一樣,說話是在人類生理基礎上後天習得的。

READ MORE

然後是文字。人類的口語有數萬年的歷史,通常的觀點是:歷史上先有口語再有文字。如果文字的歷史可以認為從人類在岩壁上塗畫開始,也有看法認為口語與文字的出現並無明顯的先後。人類的族群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口語,文字則沒有這種普遍性,許多小一些的族群至今未有效發展出自己的文字。今天這種樣式的文字的普及應用在人類歷史很晚的時期才出現。在文字出現但未普及的很長時間裡,文字只是社會裡少數特權階層人士—如僧侶、貴族所使用,這在世界各地都一樣。

COLLAPSE

Author Bio:
The author Qisen Lv has nearly 3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, mainly engaged in software requirements and analysis.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