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性与感性之探讨

《传承与感悟》是一部深刻探讨家庭、教育和人生感悟的著作,围绕着感性与理性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展开。通过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回顾和思考,作者以真实、生动的故事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。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家庭教育在塑造个人价值观中的重要性,还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对美和感性的追求。书中的内容充满智慧与哲思,既适合追求自我提升的读者,也为关注家庭教育的父母提供了宝贵的启发。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带领读者一起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暖与智慧,让人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深刻启迪与共鸣。
"好的家教需要理性和感性的平衡,既要严格,又要宽松,不能只有严格没有宽松。网上有许多关于家教严厉还是宽松的讨论,殊不知严厉和宽松针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:一方面是理性家教,另一方面是感性家教。两者不相矛盾,可以同时进行。"
——摘自第53页
"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?因为缺乏感性教育。
当前的奥数比赛成绩斐然,但为什么却少有数学家出现?这个问题与钱老的问题类似。答案是普通数学与尖端数学需要的是不同的能力:前者需要理性能力,后者则需要理性能力加上感性能力。理性学习中,除去最尖端的部分,其余都是死知识,通过生记硬背就可以掌握,思考被简单化、程序化、教条化。而感性学习是活的,思考是独立的,知识是个性化的,感悟是整体化的,格局是系统化的。当前的教育缺乏感性教育,欠缺知识架构的构建和直觉的培养,这才导致了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现象。"
——摘自第146页
"这里讨论的心觉是前面感性家教感性人生的一部分。心觉对于生活、观察、学习、文化、艺术、道德和修养都至关重要,所以我们在此专门讨论。心觉需要唤醒,而不是讲道理。在孩童时期,应通过启发来培养和唤醒他们的心觉。提高心觉能力无需说教,也没有任何约束,而是要用心感受,随其自然,活出个性。这样不仅具有多样性,还能促进发明创造,社会因此有所进步,人类因此赖以生存。"
——摘自第146页
"健康身体运行一定要好,身体运行依靠神经系统,而完善的神经系统就是建立在好的身觉之上。神经系统健康发达,大脑更加了解身体,自愈功能得以启动,身体因此更加健康。身体运行通畅之时,身觉就会非常愉悦,身形合一,恬静安逸,淡定从容。"
——摘自第165页
COLLAP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