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一些很好的内容想要添加到你的书中,但会打断章节的衔接,你不确定把它纳入你的正文中会否是一个好主意。另外,这对于阅读理解你的书并非必要的,但它确实增加了一些你认为很特别的东西,这时你或许需要一个附录。附录是非虚构类书籍后面的一个部分,你可以在附录中提供正文中没有提及的补充或附加信息。附录中的信息对于理解本书的其余部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,而是让感兴趣的读者对某个特定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2. 如何写附录?
没有格式化附录的真正规则;字体的大小和样式应该与你书的其他部分相匹配。
在亚洲文化出版社,我们使用《芝加哥风格手册》(Chicago Manual of Style),该手册规定附录可以放在任何尾注之前的后面内容中,如果附录所包含的信息对掌握特定章节的概念至关重要,也可以放在个别章节的末尾。
如果你有多个附录,它们应该被标记为附录A,附录B等(如果你使用的是芝加哥风格,你也可以标记为附录1,附录2等),也应该被赋予标题,以明确它们的内容。例如:
Appendix A: Recommended Further Reading
如果需要,可以包含多个附录。理想情况下,在正文中提到的每个项目都应该有自己的附录,尽管有些可以按类别分组,只要它们有明确的标题。如果你把附录放在书的后面,它们应该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出现。
3. 附录示例
除了字体的类型和大小一致外,每个附录都需要一个标题(或标签)和一个描述其内容的副标题。下面是几个附录示例:

对于基于研究的作品,你可能想要包括你在研究中使用的问卷或调查。

在回忆录、自传或传记中,你可能想在附录中添加相关照片。
确保在你的目录中包含带有完整的标签和标题附录条目。在正文中,最好是根据附录的标签而不是页码来参考它们。你可以在括号中(参见附录A示例)或脚注中这样做。